2025年配资炒股要缴税吗,智己汽车陷双重压力:前8月销量3.28万辆仅完成10万辆年度目标的32.8%,后续月均需售1.68万辆才能达标,远超历史水平;上半年亏损18.25亿元、负债率75.04%,年底单月盈利目标存挑战。
作为上汽 “一号工程”,智己背靠上汽、阿里等巨头,却自 2022 年起多次未达销量目标,如今站在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节点。
销量困局:前8月完成率仅32.8%,月均1.68万辆冲刺目标难度凸显
智己汽车 2025 年将销量目标锁定为 10 万辆,这一数值源于其 “打造高端新能源标杆” 的品牌定位。但从最新市场数据来看,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已逐渐拉大。据上汽集团 2025 年 8 月产销快报显示,智己汽车 8 月单月销量 7257 辆,同比增长 52.78%,单月数据看似保持增长态势;但拉长时间维度至前 8 个月,其累计销量仅 32808辆,同比减少4.97%,仅完成年度目标的32.8%。
若要实现全年 10 万辆的销量目标,意味着在剩余的 4 个月里,智己汽车每月平均销量需达到 1.68万辆。但回顾其历年销售数据,这一目标的实现难度不言而喻。2022 年,智己汽车全年销量仅 5000 辆;2023 年,其设定 4.5 万辆销量目标,最终仅完成 3.83 万辆,月均销量约 3200 辆;2024 年,销量目标提升至 12 万 - 13 万辆,实际销量 6.55 万辆,完成率约 55%,即便如此,2024 年月均销量也未超过 5500 辆。1.68 万辆的月销量不仅是智己汽车从未触及的高度,更是当前月销量的 2.3 倍以上。
面对销量压力,智己汽车试图通过新品投放打破僵局。2025 年 9 月 10 日,新一代智己 LS6 正式上市,官方数据显示新车上市 27 分钟内大定数量突破 1 万台。在发布会上,智己汽车明确表示 “对达成 2025 年销量目标有绝对信心,且销售进展符合年初预测节奏,甚至比预想提前”。同时,智己汽车 CMO 李微萌强调 “智己是上汽一号工程和唯一高端品牌,所有前瞻技术均率先在智己车型量产落地,已建立‘智能化’技术长板”,试图借助技术优势强化市场信心。
不过,市场对这份信心仍存疑虑。毕竟,此前智己汽车多次出现 “新品短期热度未能转化为持续销量” 的情况。2024 年,智己汽车也曾推出多款新车,但最终销量仍未达预期,仅完成最低目标的 55%。此次新一代 LS6 的 “开门红” 能否持续,进而带动后续 4 个月销量冲刺,仍需市场时间检验。
业绩承压:半年亏18.25亿负债率75%,年底单月盈利目标存挑战
与销量未达预期相伴而来的,是智己汽车持续的业绩亏损与高负债压力。根据上汽集团 2025 年半年报数据,智己汽车上半年营业收入 35.56 亿元,归母净利润亏损 18.25 亿元;截至 2025 年 6 月底,公司总资产 154.72 亿元,归母净资产 38.62 亿元,资产负债率高达 75.04%。
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,盈利水平往往与销量规模紧密挂钩。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,“新能源车企要实现盈亏平衡,月销量需稳定在三四万辆水平”。而当前智己汽车月销量仅维持在 6000 辆左右,与 “盈亏平衡线” 存在显著差距。这也意味着,智己汽车此前提出的 “2025 年 12 月实现全成本口径单月盈利” 目标,面临着不小的挑战。
事实上,智己汽车并非未意识到资金与盈利的重要性。自成立以来,其已获得多轮融资支持:成立初期便获得上汽集团、阿里巴巴、张江高科等机构 100 亿元投资,成为国内首个创始轮融资达百亿元量级的汽车科创公司;2022 年 8 月完成 A 轮融资,估值接近 300 亿元;2024 年 12 月,又顺利完成 B1 轮股权融资,整体 B 轮融资募集资金 94 亿元,投资方涵盖国有投资机构与市场化投资机构。
智己汽车表示,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数字智能底盘、线控转向、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,以及加快新产品推出节奏。从技术布局来看,新一代智己 LS6 确实搭载了 “恒星超级增程”“灵蜥数字底盘” 等创新技术,试图通过技术差异化构建竞争优势。但技术研发需要长期持续投入,短期内难以直接转化为盈利,如何在 “技术投入” 与 “业绩平衡” 之间找到精准平衡点,成为智己汽车当前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。
此外,上汽集团此前在投资者平台回应智己汽车销量不佳时提到,“智己目前尚处于品牌起步期,打造全新自主高端品牌极具挑战,起步阶段需稳扎稳打,确保产品交付质量和用户满意”。这一表态既道出了高端品牌建设的难度,也暗示了智己汽车仍需时间积累品牌影响力。但在新能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,消费者对品牌的耐心有限,智己汽车若不能尽快实现销量与盈利的双重突破,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。
出海破局:以泰国为起点进军全球,高端市场竞争考验本地化能力
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增长放缓、竞争持续加剧的背景下,出海成为智己汽车寻求销量增量的重要战略方向。2025 年 3 月,智己汽车旗下 “超级爆品” 全新智己 LS6 海外版 ——IM6 在泰国曼谷正式上市,标志着品牌出海征程正式开启,泰国也成为其出海战略的首站市场。
智己汽车选择泰国作为出海起点,有着明确的战略考量。一方面,泰国新能源市场增长潜力巨大,近年来当地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不断加码,消费者对高端新能源车型的需求逐步释放;另一方面,泰国地理位置优越,可作为辐射东南亚市场的战略支点,有助于智己汽车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区域市场。同时,依托上汽集团全球成熟的销售渠道网络,智己汽车计划为 IM6 打造独特的产品体验和服务专区,快速切入泰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,为品牌出海打造 “成功范本”。
按照规划,后续智己汽车将以 LS6 和 L6 两款全球战略车型为先锋,陆续进军澳新、英国、北欧、中东等区域高端新能源市场,进一步扩大品牌国际影响力。从市场选择来看,澳新、欧洲等地区的高端新能源市场成熟度较高,消费者对技术与品质的要求也更为严格,这既为智己汽车提供了展示技术实力的舞台,也对其产品适应性、本地化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不过,出海并非易事。当前,全球新能源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,欧美传统车企加速推进电动化转型,中国其他新能源品牌也纷纷加大出海力度,智己汽车在海外市场将面临来自全球品牌的直接竞争。此外,不同区域市场的法规标准、消费习惯存在明显差异,如何根据当地市场需求精准调整产品策略,建立高效的供应链与销售服务体系,都是智己汽车在出海过程中需要攻克的难题。
从短期来看,出海或许能为智己汽车带来一定的销量增量,但要实现 “通过出海破解国内增长困局” 的长远目标,还需要长期的市场培育与品牌建设。能否在海外市场复制国内的技术优势,能否快速适应当地市场环境,将直接决定智己汽车出海战略的最终成败。
(提醒:内容来自:上汽集团2025年半年报、上汽集团公告、智己汽车官网、长江商报、公开新闻报道。文中观点仅供参考,不作为投资建议。)
尾声:
“ 2025年,智己汽车面临核心矛盾:前8月销量目标完成率31.5%、上半年亏18.25亿、负债率75.04%,且需冲刺年底单月盈利。
新一代LS6与出海战略虽带来新可能,但作为上汽高端化核心,智己需在技术、产品、市场等多维度突破配资炒股要缴税吗,其后续能否实现销量与盈利双目标、打开海外市场,值得持续关注。”